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凌汛信息

什么是凌汛?怎么发生的?有哪些危害?

发布日期:2024-09-30 16:52 来源: 作者: 【字体: 分享:
打印页面
 汛期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著上涨的时期。汛期不等于水灾,但是水灾一般都在汛期。而凌汛是汛期的一种,也是自然灾害。

凌汛指由于下段河道结冰或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

发生的条件:

1、有冰期的河流。(多指零度以下的河流)

2、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且较明显的南北流向。

发生的时间:

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都有可能发生凌汛。

发生原理:

有结冰期的河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并且河道形态呈上宽下窄、河道弯曲回环的地方多凌汛。这是因为河流封冻时下段早于上段,解冻时上段早于下段。当上游的冰水向下游传播时,遇上较窄河段或河道转弯的地方卡冰形成冰坝,使上游水位增高。凌汛严重于否,取决于河道冰凌对水位影响的程度,通常只有在河道中出现严重的冰或冰坝后,才会引起水位骤涨,造成严重的凌洪。

凌汛多发地:

我国黄河在宁夏和在山东境内的河段都有凌汛现象,东北的河流黑龙江、松花江在满足上述条件时也同样会出现凌汛现象。俄罗斯的鄂毕河(中国境内称额尔齐斯河) 叶尼塞河、勒拿河。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二、凌汛的危害与防治

虽然我国对冰情、凌汛的认识较早,但由于受生产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们对凌汛灾害产生的机理总结、研究不够,缺乏有效的治理手段,所以历史上凌汛也给人们带来较大影响。 通常,凌汛的危害主要有三方面。

一、冰塞形成的洪水危害,通常发生在封冻期,且多发生在急坡变缓和水库的回水末端,持续时间较长,水位逐步抬高,对工程设施及人类有较大的危害。

二、冰坝引起的洪水危害,通常发生在解冻期,常发生在流向由南向北的纬度差较大的河段,形成速度快,冰坝形成后,冰坝上游水位骤涨,堤防溃决,洪水泛滥成灾。

三、冰压力引起的危害,冰压力是冰直接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力,包括由于流冰的冲击而产生的动压力,由于大面积冰层受风和水剪力的作用而传递到建筑物上的静压力及整个冰盖层膨胀产生的静压力。

为了减轻凌汛灾害对河流沿岸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水文、气象工作者开展了对凌汛的研究工作,摸索出了一套凌汛发生、发展的中长期预报的方法,广泛地开展了预报服务。目前,人们防治凌汛灾害的措施,主要有防、蓄、分、排四种。

防就是水文、气象部门密切监视气温、水情、凌情的变化趋势,及时做出径流、凌情滚动预报。同时,利用现代化的地理信息技术,全面、快速的获取凌情信息。此外,组织强大的防凌汛队伍,防守大堤,抗御凌洪,一旦发现险情,立即进行抢护,确保大堤安全。

蓄就是把上游来水蓄起来,使上游在解冻前来水小,河槽蓄水少,使其不致于造成水位上升,冲开冰盖,产生洪灾。如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修建了三门峡、龙羊峡、刘家峡等水库,通过对凌汛期河流水量的调节,可有效减轻了黄河流域的冰凌危害。

分就是利用沿河流的分洪工程和洪闸,分泄凌水,从而减轻大堤的压力。例如,为减轻凌洪灾害,在险情严重时,黄河可通过三盛公水利枢纽将冰凌水引入灌溉渠系,通过退水、排水系统进入乌梁素海,分流部分水量。

排就是在容易形成卡冰的狭窄河段,炸碎冰盖,进行破冰处理,使上游来冰顺利下排。破冰的方法有打冰、撒土、利用破冰船、炸药爆破、炮击、飞机轰炸等。破冰要掌握冰情预报,选择破冰时机,以在快开河时破冰最为有效。同时要根据预测,选择可能形成冰凌卡塞、产生冰坝的河段进行破冰。

专题设计

典型例题一:(10分)

凌汛是指冰凌阻塞河流,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下图示意黄河某河段水系分布。

(1)读上图分析图示河段容易发生凌汛灾害的原因。(4分)

(2)提出防御凌汛灾害的主要工程措施。(6分)

(1)原因:图中的黄河水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由于下游入冬时的封河期早于上游河段,初春时的开河期晚于上游河段,从而使下游河道中的冰凌阻塞河流,水位明显上涨(2分);图示区域人口众多,工农业经济发达,资产密度大,发生凌汛灾害造成的损失大(2分)。

(2)主要工程措施:实施破冰凌工程,疏通河道(2分);修筑和加固河堤(2分);在上游修建水库,利用水库调节流量(2分)

典型例题二:读“某河流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是什么?

(2)说出该河流容易发生凌汛的时间,阐述凌汛的发生过程。

(3)简述该地区沼泽广布的原因。

(1)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2)冬末春初和秋末 冬初。

秋末冬初时,高纬河段先被封冻,由低纬向高纬流的河水受阻溢出河床,会造成洪水;冬末春初时,低纬河段先被解冻,高纬地区仍然封冻,由低纬向高纬流的河水受阻溢出河床,会造成洪水。

(3)地势低平,积雪融水以及凌汛造成长期积水;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地势低洼,不易向外排水;纬度位置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地下有较厚的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

典型例题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凌汛是冬季河道中冰凌对水流的阻力作用所引起的一种涨水现象,会引发冰凌灾害,黄河下游是黄河出现凌汛现象的重要河段之一,两岸筑有大堤,是著名的“悬河”。近几年,由于气温升高,河流水量减少,黄河下游的凌汛灾害出现了变化。下图为黄河下游河段示意图。

(1)说明图示河段冬春季节的水文特征。

(2)据材料推断近几年黄河下游凌汛灾情的变化。

(1)数量少(径流量小);水位低;含沙量较小;有结冰期(有凌汛)。

(2)冬季气温升高,黄河下游冰层变薄(结冰河段缩短);河流水量减少,发生凌汛时水位较低,凌汛灾情减轻;河流结冰推迟和融冰将会提前,改变凌汛出现的时间。

典型例题四:下图为“我国黄河下游和荆江河段及部分水利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段河床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 成因都是______。

(2)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都是防汛重点地段,荆江河段汛期在________季,成灾的原因是________。

(3)黄河沿线经常发生凌汛,请在图中圈出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并说明凌汛形成的条件。

(4)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缓解荆江河段洪涝有什么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治荆江水患?(至少写两项措施)

(1)均为地上河 (地形)从第二级阶梯进入第三级阶梯,水流速度迅速降低,泥沙沉积严重,河床抬高,堤坝加高;(植被)上中游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2)夏(或夏、秋) 其上游流域面积大、降水多,来水多,河道曲折,河床淤积,排水不畅

典型例题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西北各族人民很早就开始了同土地退化和不利自然条件的斗争,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出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许多成功的治理措施。

材料二“我国西北某区域图”。

(1)A山脉是我国西北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试举例说明。

(2)试分析B平原存在的荒漠化现象的类型及其形成的人为原因。

(3)简要分析A山脉东侧黄河段易发生凌汛现象的自然条件。

(4)为了保护铁路,沙坡头地区采用了扎设方格沙障,以防止沙漠的侵袭,这种沙障有哪些重要的作用。

(1)内蒙古自治区与宁夏省区分界线;我国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界线;我国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我国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我国半干旱区与干旱区分界线;200毫米等降水量分界线。

(2)次生盐渍化(或土地盐碱化);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或漫灌)。

(3)该段黄河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该黄河段位于我国北方,河流有结冰期。

(4)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