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栏>>水利评论

鄂尔多斯市:“十大孔兑”综合治理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赋能

发布日期:2023-11-14 16:22 来源:水保科 作者:达古拉 【字体: 分享:
打印页面
 “十大孔兑”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境内,是从南向北直接入黄的十条并行支流,发源于鄂尔多斯台地,流经库布其沙漠,通过冲积平原汇入黄河,从西到东依次为毛不拉孔兑、卜尔色太沟、黑赖沟、西柳沟、罕台川、壕庆河、哈什拉川、母花沟、东柳沟和呼斯太河,流域总面积10767平方公里。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积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守护黄河生态底线,多措并举推进“十大孔兑”全流域综合治理,中上游丘沙区水土流失面积由1995年的8223.46平方公里降低到2022年的3440.37平方公里,减少了58%,治理成效显著。

以更高站位超前谋划治理方略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和市水利局积极对接水利部,召集行业专家会商研判,通过实施“十大孔兑”综合治理现场调研,召开专家座谈会,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对“十大孔兑”一条一条把脉问诊,开方治病。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形成了“十大孔兑”一河一策近中期治理方略。

2022年,鄂尔多斯市修编了《黄河内蒙古段“十大孔兑”综合治理规划》并同步编制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自治区发改委和水利厅审查后上报至水利部,估算总投资57.4亿元,建设期10年。

2023年,为积极争取各级资金、加快推进项目落地,鄂尔多斯市针对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比较严重的西柳沟、黑赖沟、卜尔色太沟及毛不拉孔兑等四条孔兑编制了可研报告,并获得了市发改委批复。目前,四条孔兑按照上中下游联动、左右岸一体、干支流统筹的治理模式,聚焦上游丘陵区、中游风沙区,逐条进行治理。

以更新科技支撑治理方法改进“十大孔兑”治理过程中,鄂尔多斯市注重科技支撑,投入资金1800万元,在“十大孔兑”入黄口、库布其沙漠沿黄段、孔兑岸线两侧和淤地坝等处,建成并投运入黄泥(风)沙监测点、生态监测点和淤地坝监测点109处,全面检测分析入黄泥沙风沙量、植被、土壤粒径及养分等的变化情况。投入资金472万元,聘请清华大学和中国水科院科研团队,以监测站点数据为基础,系统分析研究全市入黄泥沙量和输沙规律,目前,正在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投入资金380万元,引进清华大学研发的混凝土板桩组合淤地坝新技术,在“十大孔兑”流域建设一处淤地坝示范工程,开展淤地坝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示范创建和推广应用。此外,针对生态修复空间优先次序等问题,准确辨识,并进行科学施策,建设完成具备科研实验、监测、示范能力的示范区3处(3000亩),并建立植被重建关键技术,形成典型矿区不同植被修复重建技术规程。

以更实举措扎实推进治理活动鄂尔多斯市从市级层面进行统筹,积极推进“十大孔兑”综合治理。2022年,印发《鄂尔多斯市十大孔兑综合治理2022年度实施方案》,启动开展流域治理和泥沙减量、“四水四定”和节水推进、国土绿化和荒漠化防治、污染防治和环境整治、生态修复和惠民、科技创新和监管能力提升六大行动,实施重点项目25项,总投资17.7亿元,完成投资14.8亿元。2023年,安排“十大孔兑”水利治理资金2.6亿元,重点推进西柳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聚焦上游丘陵区、中游风沙区,共划分为11个小流域片区,打造2个生态清洁小流域示范工程和1处沿黄生态廊道,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39.1万亩,新建淤地坝9座,目前主体项目已完工,同步启动毛不拉孔兑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以更大决心全力打造治理标杆按照目前最新监测数据显示,鄂尔多斯市全市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3.3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由1995年的71159平方公里降至2022年的33581.37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到67.4%。2021—2022年,鄂尔多斯市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结果连续两年位列全自治区首位。

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当前,鄂尔多斯市正持续巩固拓展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全面打响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答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