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旗区水事

内蒙古达拉特旗:拦沙换水泽桑梓

发布日期:2024-11-07 17:12 来源: 作者: 【字体: 分享:
打印页面
 驶过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视野逐渐开阔。终于,位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引洪滞沙项目展现在眼前。就是眼前的这个“庞然大物”,巧妙地将奔流而过的黄河水中的泥沙“留下”,而清洁后的黄河水涛涛远去,一部分水和沙流进了库布其沙漠,另一部分水回到黄河,继续奔涌向前。

鄂尔多斯“三面黄河一面城”,黄河流经728公里,是全国黄河流经第二长的地级市。这里的水资源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却也是我国北方防沙带的关键区,黄河南岸分布有库布其沙漠和十大孔兑,(孔兑,蒙古语,译为山洪沟)。可以说,鄂尔多斯是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主战场、主阵地。

达拉特旗水土保持局党组副书记张云飞告诉记者:“十大孔兑以高含沙量著称,曾携带泥沙8次将黄河堵塞。河道被堵塞后,就会造成水位暴涨、洪水泛滥,大量农田被淹没。而‘拦沙换水’工程有效解决了这一关系民生的难题。”

2008年,鄂尔多斯市与黄河水利委员会座谈时提出了水土保持“水沙置换”(现称“拦沙换水”)的思路和构想,减少入黄泥沙,从而置换出部分黄河输沙用水量,换取黄河用水指标,以增强鄂尔多斯市工业企业生产用水供水能力。2018年,鄂尔多斯市拦沙换水试点工程获得黄河水利委员会批复。2019年,该工程由鄂尔多斯市发改委立项,2020年全面开工建设,2023年11月完成建设并通过竣工验收。

由政府引导、企业投资,鄂尔多斯市3年时间里投资6.15亿元,在黄河内蒙古段的主要产沙支流“十大孔兑”流域中的黑赖沟和西柳沟,新建151座拦沙坝和1处引洪滞沙工程以及配套的生态治理工程,每年可以减少入黄泥沙500万吨,换来每年2800万立方米的黄河取水指标,除配置中心城区居民用水1600万立方米外,分配工业项目用水750万立方米、棋盘井地区生活水450万立方米。此举既可通过拦沙坝工程有效拦截入黄泥沙,减少河道淤积,提高黄河内蒙古河段的防洪防凌能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又有利于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鄂尔多斯市水投林草生态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皮金香告诉记者:“引洪滞沙工程是将孔兑的高含沙洪水截引至库布齐沙漠的低洼部位,让水流降速以沉积泥沙,再将沉沙后的清水还于原河道。即通过分洪、滞沙、退水达到降低黄河河道泥沙来量的目的。”

回想以前,再看看眼前的大坝,达拉特旗水利局水保室主任王利军十分感慨,他说:“‘以前这里沟沟壑壑,水患严重,山洪一来,村民的耕地、棚圈都冲毁了,还将大量的泥沙带进黄河。通过治理,现在村民不仅能在这片土地上种粮食,还能养鸡、养羊,村民的收入大幅增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