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水惠民生>>脱贫攻坚
内蒙古: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关键在党。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内蒙古各级组织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围绕“三年打基础、五年争优先”工作目标,持续提升组织工作质量效能,为自治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突出政治统领思想引领,凝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磅礴力量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时代方位、找准工作定位,自觉把组织工作放在决胜全面小康大局中把方向、谋思路、定政策、促改革。

  一是坚持把政治忠诚教育作为头等大事。大力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通过集中培训轮训、网络学院培训、基层大讲堂宣讲、党员中心户学习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心深处扎根铸魂。去年对2.4万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全覆盖培训,今年以来适应疫情防控形势,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1.1万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培训轮训。着力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探索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推动各级党员干部努力修好终身课题。

  二是坚持把政治要求贯穿组织工作始终。坚守组织部门是政治机关、组织工作是政治工作的定位,制定实施贯彻落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意见的工作措施,结合组织工作实际细化为具体方案、实化为具体举措、转化为具体行动。工作中,坚持领导班子突出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教育培训突出政治训练、干部选拔突出政治标准和政治把关、基层党建突出政治功能、发展党员严格政治审查、人才工作注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三是坚持把政治监督摆在首位。加强对政治立场、政治忠诚、政治责任、政治生态的监督,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动开展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情况的专项督查,对总书记考察过的地方进行实地回访,确保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落地。通过强有力的监督,督促全区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聚焦高素质专业化,打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骨干队伍 

  内蒙古既是欠发达地区,又是边疆民族地区,无论是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还是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都迫切需要量足质优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

  一是培养过硬能力。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三大攻坚战、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点工作,组织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深入开展教育培训、挂职锻炼、交流任职等工作,推动广大干部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增强本领。去年以来,自治区本级举办25期专业化能力培训班,选派149名干部赴外挂职。

  二是优化结构功能。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五年规划纲要的若干措施。特别是针对年轻干部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的问题,开展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8266计划”、选调生“81育才工程”、“三个一批任职挂职”等工作,持续培养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接续力量。具体工作中,着眼增强功能、推动发展,注重从各方面选拔专业型人才,去年以来从国企、高校、科研院所选拔9名厅级干部充实到盟市、厅局。

  三是激励担当作为。深入落实《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以及中组部配套出台的九条具体措施,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考核评价、管理监督、关心关爱等方面协同发力,提振干部精气神。树立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去年以来全区共提拔重用1500多名脱贫攻坚一线表现突出的干部,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提拔重用了112名表现突出的干部。同时,深入开展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整治,对877名履职不力、不适宜担任现职、违纪违法的干部进行了组织调整。

  坚持五化协同大抓基层,筑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 

  立足内蒙古基层党建工作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提出系统化谋划、制度化规范、标准化建设、项目化推进、信息化支撑的“五化协同”工作思路,大抓基层、固本强基,把基层党建的优势和活力转化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效能和动力。

  一是抓两头、带中间,建强基层组织。着力打造“最强党支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星级管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力争到2021年将全区30%以上的党支部建成“最强党支部”。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去年排查整顿了1405个软弱涣散嘎查村党组织,今年继续以旗县为单位滚动整顿、查缺补漏、巩固提高,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二是优选配、严管理,建设过硬队伍。持续推进嘎查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全面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开展万名嘎查村书记集中培训轮训。去年,结合扫黑除恶清退处理975名嘎查村干部并补齐配强。今年,围绕做好嘎查村“两委”换届准备工作,对党组织带头人进行全面调研摸排,探索从全乡甚至全县范围内统筹选配嘎查村书记。大力实施“一嘎查村班子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连续3年每年为农村牧区培养2000名左右大专以上学历人才,确保到2022年每个嘎查村储备3至5名后备力量。

  三是给资源、强阵地,提升保障水平。加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坚持党建引领、整合资源、便民利民,全区新建、改扩建党群服务中心2029个,明年年底前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持续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目前全区96.9%的贫困嘎查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力争到2022年底50%以上嘎查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过10万元。建立健全嘎查村(社区)“两委”干部报酬和运转经费足额兑现、稳定增长机制,目前村级组织办公经费达到8万元/年、嘎查村书记报酬达到2.3万元/年、社区经费达到26万元/年。

  构建“一心多点”人才工作新格局,强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智力支撑 

  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竞争力是最核心的竞争力。我们结合实际提出“一心多点”工作思路:对外,以首都北京为中心,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为多点柔性引才;对内,以首府呼和浩特为中心,以呼包鄂乌产业群、沿黄生态经济带、蒙东地区等为多点全域聚才,着力构建“心”“点”带动、联动、互动发展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一是“刚柔并济”科学引才聚才。坚持不求所在、但求所用,加快在发达地区建立“人才社区”“人才飞地”,科学灵活地吸引和使用人才,既要重视高端人才、也要重视实用人才,既要引进急需人才、也要用好现有人才,既要招揽外来人才、也要培育本土人才。去年,柔性引进院士13人,通过“绿色通道”刚性引进人才335人,从“双一流”高校引进优秀毕业生742人。

  二是“上下互动”盘活人才资源。一方面,推动人才“下得去”,对基层一线急需紧缺人才,采取人才柔性流动、“县管乡用、乡招村用”等方式,不断补上基层人才缺口。近年来,先后选派1.26万批次、6万余人次专家学者到基层一线开展服务。今年将研究制定激励措施,推动教育卫生系统中青年业务骨干下乡帮扶。另一方面,确保人才“留得住”,推动机关优秀干部向苏木乡镇流动,统筹选派年轻干部到苏木乡镇任职挂职,严格执行新录用公务员最低服务年限规定,保证基层队伍相对稳定、基层工作正常运转。

  三是“软硬结合”营造良好环境。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人才管理部门进一步简政放权,激发用人主体活力和人才创新创造潜力。启动实施院士人选培养、企业人才扶持、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基层人才发展等8个重点人才计划,连续多年开展“草原英才”评选活动,累计评选“草原英才”个人1657名,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团队716个,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82个,人才项目引领支持计划87个,着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宏伟事业中来。